三国兵器篇之关羽使用什么兵器
说起三国,映入我们广大读者脑海中的大多是那些纵马驰骋于杀场之中,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的盖世神将,还有他们手中的神器,说起关羽,马上就会想到青龙偃月刀,说起张飞,定会想到丈八蛇矛,还有刘备的雌雄双股剑,吕布的麒麟弓和方天画戟,赵云的龙胆枪,这些神器与这些神将一样流传千古,成为我们敬仰的对象。今天我们探讨一下关羽的兵器。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国演义》中,关二哥使用青龙偃月刀,书中介绍,该刀重82斤,换算成现在约为49.2公斤,一袋标准容量面粉那么沉,又名冷艳锯,为关羽专属武器,所以又名关刀,许多成名武将如颜良文丑等均丧命在该刀下,因此青龙偃月刀名震天下。传说中,天下第一铁匠选月圆之夜铸青龙偃月刀,快完工时,骤然间天气大变,风起云涌,从空中滴下1780滴鲜血。当地术士分析,此乃青龙之血,所以,有了“青龙偃月刀”之名,青龙偃月刀要杀1780人,杀满后反噬其主。明朝人王圻、王思义父子撰写的百科式图录类书《三才图会·器用》卷六中描述“关王偃月刀,刀势即大,其三十六刀法,兵仗遇之,无不屈者。刀类中以此为第一。”可见此刀厉害程度。
图片来源于影视作品
但是事实上,关羽使用的真是青龙偃月刀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三国时期还没有出现这种长柄宽背大刀,该类大刀最早出现在隋唐。正史《三国志·关羽传》中这样记录:“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通过这个“刺”字,很多人都认为关羽用的兵器属于矛、戟之类的直刺兵器。有专家考证出汉代“戟制最盛,矛次之”。
三国时期的矛
南北朝陶弘景的《古今刀剑录》记载:“关羽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采武都山铁为二刀,铭曰在万人。及羽败,惜刀,投于水。”里面说关羽使用的是两柄短刀,也就是朴刀,这是比较可信的,因为当时以朴刀作兵器已非常普遍,并成为军中主要武器,三国均大量铸造。
朴刀
不管是矛、戟还是朴刀,关羽使用的肯定不是青龙偃月刀。《三国演义》中为关羽选择青龙偃月刀应该是为了强化关羽的武神形象。这种威武漂亮的兵器,成为与英雄合二为一的圣器,构成了我们现在常见的关羽形象。关羽使用青龙偃月大刀的说法可能起源于宋代。 而把青龙偃月刀与关羽合二为一的形象深入人心当归功于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在他的作品《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第一次刻画了关羽和青龙偃月刀形影不离的经典形象。不管使用何兵器,都不能贬低关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
桃园结义薄云天,偃月青龙刀刃寒。
一骑绝尘走千里,五关斩将震坤乾。
忠心报国为梁栋,肝胆护兄铸铁肩。
一去麦城无复返,英魂庙里化青烟。
这首七律咏关公是关羽一生最好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