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侵权管辖法院有哪些
网络侵权的管辖法院有哪些?
因网络名誉权遭受侵害而提起诉讼之案件,应由侵权行为施行地域或被告居住地所在的地区相应人民法院进行管辖。具体而言,侵权行为发生的地点涵盖了侵权行为实施地以及侵权结果产生的地方。关于信息网络侵权行为实施地的界定,则包括了实施被控侵权行为的计算机及其他信息设备所在的位置;
至于侵权结果发生地,则包括了受害者居住地在内的所有相关区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
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十四条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
第二十五条
信息网络侵权行为实施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等信息设备所在地,侵权结果发生地包括被侵权人住所地。
二、网络犯罪的立案标准有哪些
网络犯罪的立案标准因具体犯罪类型而异。一般来说,若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达到相应犯罪的立案标准即予立案。例如,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达到相应数额标准可立案。又如,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可立案。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具体数额标准进行微调。总之,需根据具体犯罪行为及其后果来判断是否达到立案标准。
三、网络侵权诉讼时效是多久
网络侵权诉讼时效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在网络侵权案件中,权利人应及时留存证据,如侵权内容、时间、平台等信息,以便在诉讼时效内及时主张权利。
网络侵权案件应由侵权行为发生地或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地和结果地,实施地指实施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等设备所在地,结果地则包括受害者居住地等。因此,受害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法院提起诉讼。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